每次互联网企业的人员波动,都会掀起很大的讨论。缘故很简单,互联网行业过去十年是中国所有行业当中极其“吃香”的那一个。前段时间,阿里腾讯相继宣告裁员。根据传媒放出来的消息,说是说阿里裁员30%,腾讯也要裁员10-20%。此消息一出来便冲上了热搜。大家试想一下,阿里与腾讯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龙头公司,龙头公司尚且如此,其他互联网公司遭遇更严酷的寒冬。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大厂都在裁员?京东裁员主要集中在哪里?
为什么互联网大厂都在裁员?京东裁员主要集中在哪里?
为什么这一年多来部分互联网公司都在敞开裁员模式呢?从本质上来说,还是互联网这个行业存在严重的泡沫。
互联网行业过去二十年在中国市场上高速发展,且受到资产的追捧,越来越多的钱就会涌入这个行业,从而就会有创造出一个个的高薪神话。
君不见很多互联网大厂给一些刚毕业的应届生就是起步30W到40W的年薪?很多年青人工作个几年,就敢在一线城市买房子,而且每个月的房贷都是上万。
说白了,互联网本质就是一门流量生意。过去几年,很多互联网大厂想要得到更多的盈利,不停的跨领域投入。但有一点我们须要要解释白,互联网公司须要仰赖技术层面的创新带动,而非倚赖其自身的垄断支配地位。
阿里腾讯宣告裁员蓝图之后,今天京东也盛传了裁员消息。
根据传媒的爆料,京东旗下京喜拼拼裁员10-15%。京喜此次确实会裁撤一些区域,但并不是关乎到的区域人员都会被优化,有一些人员会转移到保留区域。此次实际优化百分比为10-15%,主要集中在京喜拼拼业务。
2019年,京东为了应对拼多多的崛起,趁势推出了主打下沉市场的“京喜”。
京喜是京东以全盘升级的拼购业务为基本,基于包括微信、手Q两大亿级平台在内的六大移动端渠道,制作的全域社交电商平台。
说句实话,当年京东推出“京喜”的时候,就对这个产品不看好。为何呢?从模式来看,京喜也是拼团砍价玩法,这种模式基本和拼多多一样。
拼多多的基本盘本就在下沉市场,而京东商城的主流人群是以一二线为主,京东推出“京喜”,实际上更多的是被动防守拼多多,因为京东顾虑拼多多在下沉市场搞完之后会趁势品牌上攻。事实上,拼多多这几年的发展路径也是这么走的。
无论是京东的“京喜”,还是阿里的“淘特”,实际上都是属于“鸡肋”产品。因为这两款产品并没有阻碍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的坐大,反倒让自身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。现在中国电商行业再次进入到了红海市场,京东在3C品类仍然有优势,而阿里的天猫则享有健全的品类,拼多多则在下沉市场扎了下根。